推广 热搜: 生铁  建筑材料  企业  山东鲁创  能源  电机  轮胎  矿产  天然气  55589-62-3 

谷歌退出中国 微软该偷笑

   日期:2010-05-22     来源:中国财经网    评论:0    
核心提示: 微软和谷歌是目前全球IT产业引人注目的一对竞争者,国际上主流财经媒体经常会用“血腥、激烈”作为这“两虎相争”的主题词。从

微软和谷歌是目前全球IT产业引人注目的一对竞争者,国际上主流财经媒体经常会用“血腥、激烈”作为这“两虎相争”的主题词。从浏览器、PC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甚至到移动终端,这种一路刀光剑影、各不想让的局面已经深入人心了。

移动终端领域的一对老冤家

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移动终端对移动互联网的控制作用:谁控制了移动终端,谁就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话语权。

虽然操作系统方面微软入局较早,但移动终端领域则是谷歌捷足先登。2009年,谷歌Android系统就以其开放性、免费服务和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等特性引人瞩目,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目前在中国市场,谷歌的Android取得了包括中国移动和摩托罗拉等行业巨头的全力支持,以Android为蓝本,中国移动推出了系列旗舰机型Ophone,打算以此来强化竞争优势;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则推出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高端智能手机,并且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市场效果。

但随着谷歌作出撤离中国市场的决定,让胜利的天平更倾向于微软这端。谷歌退出,其手机的优势应用,如谷歌地图,谷歌搜索,谷歌邮件等都将黯然失色。这样一来,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ophonet系列手机终端必然变得异常平庸。

人们不仅要问:失去了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做后盾,谷歌还有多少腾挪的空间与微软较量?

谷歌的意气用事给微软带来巨大商机

目前尚不知道谷歌退出中国的计划有多彻底,是否包括谷歌手机在内。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谷歌退出,谷歌手机(包括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意义都将大打折扣,甚至是致命一击。根据新的数据统计显示:谷歌手机上市的销售并不理想,一周仅售两万部,远远低于iPhone,甚至较之摩托罗拉的Android手机也低得多。

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谷歌与谷歌手机在中国市场上是相辅相成的。谷歌为谷歌系列手机提供了诸多便利化应用,在未来以应用为主导的手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与此同时,谷歌手机也对提升谷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发挥极大作用。但是现在,随着谷歌的意气用事,这种优势都将化为乌有。

所以,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中国是全球网民多的市场,也是全球大的手机市场,在中国市场失利,则谷歌和谷歌手机的全球地位势必受到极大影响。但是,没有谷歌的中国市场,却照样可以蓬勃运转。在这中间,微软或许是乐于见到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之一。

微软智能手机为何不进军中国市场?

微软智能手机Kin One和Kin Two会不会进入中国市场,仍然是个问号。但更多人的疑问在于: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微软在犹豫什么?微软企业扎根中国多年,已经积累下诸多令竞争对手望其项背的优势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市场边缘化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不过,有一种说法是:“有了谷歌的前车之鉴,微软更倾向于稳扎稳打的进军策略,梳理自己的资源优势,并已暗中开始针对中国市场的周密部署”。微软继与中国电信签署了Windows Live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进一步推出了旨在进入移动即时通讯(IM) 领域的“天翼Live”。更引人注意的是,微软通过在华公司微创全资收购了登合科技这样一家以智能终端研发见长的公司,这或许暗示了微软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在暗中加紧部署,未来将有重量级动作也未可知。

的确,微软推出的捆绑SNS平台的Kin系列手机,其目标客户群年龄偏小,恐怕难以担当进军中国市场产品先锋的使命,微软肯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选择冒进涉险。或许当微软捆绑MSN平台,将受众锁定为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阶层,并发挥Win Phone7的强大系统优势之日,才是这位IT巨擎染指中国移动终端市场之时。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付款说明  |  代理合作  |  注册的好处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