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塑料排水板  招商  电机  塑料排水板价格  排水板厂家  木门  绿化排水板  车库排水板价格  蓄排水板价格  聚乙烯排水板 

中国粮油市场2010年7月分析报告(谷物类) 10-08-03

   日期:2010-08-09    

    油价触底反弹 粮价相对稳定

    ——中国粮油市场2010年7月分析报告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7月份,国内夏粮集中上市,并告一段落。在国家加强监管、加大投放等有效措施调控下,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止涨趋稳。国内油脂油料价格,在胀库和需求不畅的双重压力下,先见年内低点,后在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带动下,市场心理转强,并开始跟涨。7月份,国内多个省份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南北方均发生洪涝灾害,今年早籼稻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不利影响,但灾害对秋收作物的影响,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7月全国粮油批发价格指数中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77.22,比上月上涨0.51%;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本月为116.60,与上月上涨0.13%。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  麦

    7月份,主产区新麦收购市场出现购销双方僵持局面,在政策调控影响下,主要收储企业逐步收紧了收购力度,但新麦市场价格依旧保持高位坚挺态势。相比前几年,今年的收购形势“竞争激烈、矛盾突出、特征明显”。托市交易行情平淡,成交量波动下滑,成交均价保持稳定。

    一、市场行情稳中趋落 不同地区价差减小

    本月,主产区新麦收购形势有所降温,但由于受农户售粮预期依旧较高的支持,新麦价格回落幅度不大。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麦收购价格在2120元/吨左右,较高峰期回落20元/吨,河南濮阳收购价格在2020-2030元/吨,落10-20元/吨,南阳1940元/吨,基本同前期持平,山东德州2060元/吨,保持坚挺,江苏新沂平均收购价在1960元/吨,较月初降20元/吨,红麦价格保持在2000元/吨左右,较6月份回落40-60元/吨。

    市场行情开始稳中趋落,产区之间价差缩小是本月小麦市场的主要特征。一系列监管调控措施的出台,使得部分主体收购心态放缓,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收购行为回归理性。而收购期间的跨区采购行为也降低了各主产区之间的价格差距,但这种调运方式直接导致部分“价格洼地”地区粮价上涨,影响到了粮食调出地区收储企业的利益。

    二、收购数量同比减少 政策属性依旧浓厚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止到7月15日,2010年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2264.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98万吨。其中,河南和湖北收购同比增加,但其他省份收购量均同比大幅减少,河北省今年没有启动托市。目前新麦市场价格普遍超过低收购价水平,结合当前形势,在未来2个月内价格回落到托市价格之下的难度较大,加上国家发改委在本月底下发《关于严格执行粮食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综合来看,托市收购数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今年的夏粮收购中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往年的几个特点,备受关注:一是价格涨势迅猛,二是多元化主体入市收购,三是收购企业中出现了外资成分。表面上这是我国小麦市场化竞争的具体体现,但纵观今年乃至前几年的托市收购进程,笔者认为,中国小麦的政策属性依旧浓厚:首先,在冬小麦连续七年增产、国有库存消费比连年提升的背景下,市场价格并没有因为供应增加而出现回落;其次,今年市场价格在今年开秤收购之初就较大幅度高于托市收购价格水平,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连年提升的托市价格抬高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第三,从市场行情可以看出,主导价格走势的力量依旧是国家调控政策,部分企业虽然在某些地区挂牌收购价格较高,但他们只是“市场行情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导者”。

    三、成交均价保持平稳 交易数量波动下行

    本月,国家在低收购价小麦常规投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对面粉加工企业的专场投放。总体来看,本月小麦周平均投放较上月增加10万吨,为459.8万吨,专场平均成交量为48.3万吨,较上月减少27.4万吨,成交均价略有提高,为1876.96元/吨,平均成交率为10.5%,减少6.3个百分点。月内五次投放量分别为449.7万吨、449.9万吨、449.7万吨、499.8万吨和449.9万吨,专场竞价交易分别成交63.2万吨、68.2万吨、37.1万吨、50.8万吨和22.5万吨,成交率分别为14%、15.1%、8.3%、10.2%和5%。

    本月托市交易成交量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成交均价基本保持平稳,这和市场行情走势截然不同,耐人寻味。从统计数据来看,从4月份至今,全国托市交易均价就在1870元/吨上下小幅波动,成交量也并没有因为市场行情连涨而出现大幅走高。从7月23日举办的对面粉专场交易结果也可以看出,火爆的报名场面之后却是较低的成交结果。据了解,导致托市交易沦为“海水”,市场收购成为“火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割出库问题没能得到根治。根据交易细则,托市交易出库费用是30元/吨,如果一个企业从盘上购得小麦后,所需要支付的除了购粮款之外,再有就是标准的出库费、到厂的短途运输费和一小部分杂费。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存粮点为满足私利,人为制造了许多刁难出库的办法,而这些“潜规则”直接导致用粮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如此一来,从托市拍卖采购的小麦相比市场价格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四、国际行情连续上涨 我国进口保持稳定

    据海关总署数据,6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8.985万吨,较上月略减0.07万吨,主要进口地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1至6月份累计进口88.46万吨。6月份我国小麦出口数量依旧为零,出口面粉2.654万吨,较上月增加0.178万吨,1至6月份累计出口面粉11.652万吨,主要出口国为朝鲜。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本月底发布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6.51亿吨,较6月份预测值减少1300万吨,减幅为1.9%。主要原因是由于黑海地区、欧盟和加拿大小麦产区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导致产量数据下调。受此影响,全球小麦价格出现连续上涨,美元指数持续走软也是推动全球小麦期价上涨的辅助因素。价格上涨将可能导致全球饲料用量大幅下滑,在IGC的预测数据中,小麦消费数据修改为6.55亿吨,下调300万吨。

    7月30日,CBOT小麦近交割月收盘价达661美分/蒲式耳,较月初的499美分/蒲式耳上涨32%,受此影响,美2号软红冬麦的到岸完税价也从月初的2121元/吨涨至月底的2412元/吨,涨幅为12%。

    综上所述,我国新麦行情在连续的调控措施下,后期继续走高的动力严重不足,但由于受农户售粮心态依旧偏紧影响,价格大幅下跌可能性也不大。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产区优麦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收购前期的2180元/吨涨到2400元/吨,目前来看已经和普麦价格差距拉大到200-300元之间,但从后期市场形势分析,优麦继续上涨的空间已经相对较小,难度逐步增大。托市收购进度将进一步放缓。在面粉需求依旧清淡的季节,托市交易成交量难有大幅回升,成交均价预计依旧保持在1875-1890元/吨区间徘徊。

    玉  米

    7月份国内玉米市场稳中偏强,部分地区再现涨势,其中港口价格涨势明显,其他地区相对稳定;政策性玉米交易中,东北临储玉米量价齐升,接近前期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港口玉米价格。期货市场上,大商所玉米合约震荡走高,主力合约1101收于1930元/吨,较上月上涨72元/吨。国际市场上,CBOT玉米冲高后回落,月底有所反弹。

    一、玉米交易恢复  成交量价齐升

    7月份国内政策性玉米交易呈恢复态势,东北临储玉米(包括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量价齐升,跨省移库临储玉米成交均价也达到高点。在近几期交易的东北临储玉米中,中央储备玉米比重逐渐增加(7月27日投放的中央储备玉米占投放量的近80%),由于中央储备玉米质量水平好于前期的临储玉米,吸引了饲料企业进场交易,投放的中央储备玉米几乎全都成交,提振了市场气氛。在关内市场上,由于跨省移库临时存储玉米在各地投放数量不均衡,调控效果并不理想,成交均价走高至1907元/吨,其中河北地区的投放量充足,占总量的50%,但成交疲软;而湖南、浙江等销区市场投放量偏少,成交均价走高。

    目前市场供给相对紧张,国储玉米成为主要粮源,后期的玉米交易将保持较高的成交率,尤其是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包括中央储备玉米)成交量价齐升将给当地玉米市场价格提供有力的支撑。

   

 

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包括中央储备玉米)

跨省移库临储玉米

投放量

(万吨)

成交量

(万吨)

成交率

(%)

成交均价

(元/吨)

投放量

(万吨)

成交量

(万吨)

成交率

(%)

成交均价

(元/吨)

7月6日

99.94

52.76

52.8

1640

57.66

12.64

21.92

1869

7月13日

99.61

60.7

60.94

1671

58.06

11.68

20.12

1877

7月20日

100.69

74.55

74.04

1696

57.18

14.13

24.71

1907

7月27日

99.44

82.32

82.76

1721

57.96

13.76

23.74

1894

    二、生猪价格回升  养殖利润恢复

    在国家收储政策的刺激下,7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在北方生猪价格率先恢复至警戒线之上后,南方养殖业也已经能保本经营,国内生猪养殖利润呈恢复的态势。初步测算,目前东北地区每头生猪的理论养殖利润在200元/头左右,华北地区在100—50元/头之间,南方地区在50元/头左右。养殖利润恢复有利于养殖业增加玉米饲料需求,7月份一些饲料企业趁玉米价格相对稳定之际增加了原料库存,支撑了玉米价格。

    8月份国内玉米需求仍处于回暖的局面,但不足以对玉米价格产生明显的拉动效果。一方面由于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7月底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经有所回调,预计后期价格将趋于稳定,这样就有利于养殖企业在中秋、国庆节前理性补栏,不会导致需求的盲目放大。另一方面,近一个月来,淀粉、酒精价格出现回落,拖累了深加工利润,如果终端产品行情持续弱势,一些深加工企业可能会在8、9月份供给青黄不接的时期选择停产检修,这将对玉米价格产生抑制作用。

    三、南北涝灾并发  影响有待观察

    7月份国内的汛情比较严峻,并且遭遇了南北同涝的局面。涝灾一方面增加流通环节的负担,推高局部地区的玉米价格,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7月下旬,玉米主产区吉林、辽宁局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汛情,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还创下了1951年以来的日降雨量记录。强降雨虽然缓解了前期东北出现的旱情,但也引发了对玉米生长的担忧,主要低温多雨的天气不利于玉米的授粉。

    不过“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终今年玉米生产如何,还需要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确定。“成也天气,败也天气”,如果8月份玉米生长态势良好,进入9月份后在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新季玉米丰收的预期增强,可能会促使市场心态发生由多向空的转变。届时玉米青黄不接的时期也可能出现价格逆市下行的风险。

    四、现货价格坚挺  支撑期货反弹

    7月份玉米期货市场表现活跃,放量上涨成就了一波反弹的行情。截至月底,大商所主力合约1101收于1930元/吨,比上月上涨72元/吨。这波反弹行情一方面是技术调整的需要,5、6月份由于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国内玉米价格止涨回落,而期货市场的回调幅度明显强于现货价格回调幅度,在技术上期货价格有反弹的需要;另一方面7月份国内现货价格坚挺的走势给期货提供支撑。

    目前多空双方在1930点附近僵持,由于市场暂时缺乏炒作题材,月底成交量也较前期有所下降,不过从技术上来看,1101合约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月末的缩量回调,如果后期东北汛情依然严峻,在现货价格依旧坚挺的基础上,1101合约有可能借此再度站上1950元/吨的高点。

    五、冲高震荡调整  进口成本增加

    7月份,国际市场多空交织,一方面美元持续走弱、原油价格走强、俄罗斯小麦减产、欧洲下调谷物产量成为市场利好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玉米库存水平处于历史高位、玉米产区天气良好等因素限制了玉米价格持续走高。CBOT市场上,玉米合约冲高后震荡调整,12月合约站在400美分/蒲式耳之上。

    随着CBOT玉米价格在7月份的反弹,美国玉米的进口成本增加,进口优势已不明显,进口玉米的签约陷入停滞。从前期签订的进口合约来看,8月份仍有几船玉米陆续到港,而从价格角度考虑,8月份到港的进口玉米成本低,如果在顺利到达国内,可能会在短期内制约港口甚至销区玉米价格。此外,据海关统计,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为6.45万吨,1—6月份累计进口8.80万吨;6月份我国出口玉米0.935万吨,1—6月份累计出口8.02万吨,主要出口朝鲜和日本。

    综上所述,8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可能仍处于偏紧的状态,东北及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会保持坚挺态势;受局部供需不均衡影响,华北黄淮及关内销区的局部市场价格可能会有高位小幅波动;受进口玉米陆续到港的影响,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可能有40元/吨的回调。

    稻  米

    7月份,稻米市场关注的重点是南方早籼稻收割收购。国家于本月5日下发《2010年早籼稻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而因生长期气温偏低,生长发育延缓,新季早稻上市延迟到了7月底。东北及苏皖粳稻米价格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保持平稳,中晚籼稻行情略有回升。

    一、早稻收获 晚稻栽插不利增多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止7月29日,全国早稻已收获7073万亩,占应收面积的79%。其中多数主产省收获过八成。双季晚稻也已栽秧4067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43%,其中湖南、江西均已达六成以上,其他省份也在全面展开。

    今年我国早稻生产遭遇到连续的天气灾害,对新季早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形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气候因素而导致的收获期推迟了10天左右,也进一步对双季晚稻的移栽形成不利。据了解,由于目前晚稻品种对温度变化敏感性增强,后期遭遇“寒露风”灾害的概率增大,而由于秧龄时间长所引发的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均会影响到后期的单产水平,同时也会增加田间管理难度和生产成本。

    二、新稻上市 市场收购普遍高开

    从目前市场价格来看,主产区新季早稻收购价普遍呈高开态势。江西目前普通稻收购价在0.93-0.96元/斤,优质稻价格更高些;安徽无为县收购价0.95-0.96元/斤,15%水分;湖南益阳常规早稻收购价为0.96元/斤。但由于今年早稻上市较往年有所推迟,目前农户正在忙于“双抢”,新稻上市量较少,加上目前市场上新稻水分、杂质偏高,市场收购的主要群体是大米加工企业,收储企业尚未大规模展开收购。

    导致收购价格高开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的气候对早稻产量有较大影响,各地对未来行情预期较高,农民售粮的心理价格也随之提高;二是今年的早稻种植成本普遍高于去年,从江西、安徽、湖南和湖北四个主产省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四省今年早稻亩均成本为617元,而去年四省平均成本为552,同比增幅为11.8%;三是今年的收购主体在过去中储粮一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粮和华粮,加上其他中外大米加工收储企业的积极参与,收购价格高开也属正常;四是今年新麦收购行情对早籼稻的收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优质稻的收购和质量好的常规稻收购,在收购价格上都有所体现。

    三、政策主导 后期行情难言高走

    从各个方面来看,今年早籼稻收购将不会出现如同新麦收购那样的火爆局面,分析原因:首先,政策因素已经成为粮食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由于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幅较快,较强的通胀预期也引发多种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为平抑物价稳定民生,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来“保供给、稳价格”,在这种背景下,早籼稻收购价格不会再有大幅上涨的空间。特别是7月28日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粮食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应对一些地区出现的“抬级抬价”情况,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在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低收购价较多时可暂缓轮入,而对于在新粮收购阶段中囤积和哄抬价格的投机行为将严厉打击,直至取消政策性收购资格。

    其次,市场消费和收储需求对收购行情形成限制。作为口粮消费,普通早籼稻米在近些年的消费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优质早籼稻将受到市场更多青睐。收储层面,在加强入库监管的情况下,按质按量收购将会对收购数量形成较大的限制。第三,有国家调控小麦市场价格的前车之鉴,今年的收储企业和大型加工企业在进行早稻收购时将会趋于谨慎,收购价格或将有所规范。而在市场化布局上,由于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总体超过大米加工企业,所以面粉企业对市场价格影响的情形很难在稻米加工企业身上发生。后,目前政府手中还有大量的早稻库存,并且在常时常量的对社会投放,这也对早籼稻的市场收购价格形成较大的压制。

    四、需求不旺 粳稻粳米表现平稳

    本月,粳稻米行情整体表现平稳,部分地区受供求关系影响而略有波动。东北地区由于市场流通持续减少,多数大米加工企业或降低开工率,或停工检修,有价无市的状况较为明显,加上季节性需求相对较弱,目前东北地区粳稻价格处于高位稳定态势。黑龙江地区出米率在65%左右的圆粒稻收购价在2500-2600元/吨,而圆粒米出厂价在3700-3800元/吨之间。

    苏皖地区粳稻米受天气炎热,需求不畅影响,交易量减少,市场行情也由强趋弱。江苏镇江地区粳稻收购价在2700-2720元/吨,较前期有20元左右回落,而当地特级粳米出库价在3760元/吨,基本持平。

    本月,东北临储粳稻竞价交易从原来的仅有东北三省投放扩大到9个省市同时投放,在投放量依旧为10万吨不变的情况下,周均成交量小幅下落2.7万吨,为7万吨,成交均价同上月保持一致,为2126.19元/吨。

    五、全球增产 国际行情小幅波动

    据海关总署数据,6月份我国大米进口2.803万吨,较上月减少0.271万吨,1至6月份累计进口大米17.621万吨,主要进口地为泰国及越南;出口大米1.791万吨,较上月减少1.569万吨,1至6月份累计出口大米34.248万吨,主要进口地为韩国、日本和朝鲜。

    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测报告,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达4.593亿吨,较上年增涨4%,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稻谷播种面积有所提高,而全球稻谷播种面积预计为1.6亿公顷,其中南亚占到大部分增幅。

    受新粮上市影响,亚洲地区大米出口面临季节性回落压力,7月底,泰国100%B级大米FOB报价为445美元/吨,比上月降5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为360美元/吨,同上月持平。

    综上分析,预计在新季早稻全面上市后,优质早籼稻价格涨幅将超过普通早稻,质量好的早稻价格将引领早稻行情小幅上扬。稻米市场将以稳为主,但在8月末期受开学需求影响,整体价格将会有所提高。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付款说明  |  代理合作  |  注册的好处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0017211号-19